NEWS
經貿稅務要聞
- 2020-07-10建設公司報稅 別誤算股利
- 2020-07-10員工技術入股 留意稅務風險
- 2020-07-10房市熱絡 土增稅逆勢成長
- 2020-07-09列報商品損失 留意時限
- 2020-07-09企業以物易物 須開發票
- 2020-07-08買賣未上市股票 防雙稅上身
- 2020-07-08未認證 3.8萬包裹卡關
- 2020-07-08海外網購實名制 買家爆漏洞
- 2020-07-08開啟過世親人保管箱 須通知稅局人員到場
- 2020-07-07勞退新制月退金 定額免稅
稅務法務
07-082020
海外網購實名制 買家爆漏洞
2020-07-08 聯合報 / 記者 黃有容 / 台北報導
海外網購包裹實名制五月十六日正式上路後,只要在報關App「EZ WAY易利委」進行實名認證,每個進口包裹都會被「登記在案」,半年內超過六次、內容物價格兩千元以下的包裹就要被課稅。
不過,由於蝦皮購物尚未和關務署連線,實施一個多月來,網購族也曝光多種不同平台「鑽漏洞」亂象,更抱怨政府「不抓商人抓草民」。
財政部關務署指出,「EZ WAY易利委」下載量已破百萬,比正式實施前多了一倍。官員表示,淘寶已經和關務署後台連線,在淘寶發貨時就能連動查詢到收件人有無實名認證。反觀蝦皮購物目前雖已在網站上宣導「EZ WAY易利委」實名認證,並要求向海外賣家下單,必須先在蝦皮認證姓名與電話,但後台還沒有正式和關務署連線。
由於蝦皮購物沒有和關務署後台連線,網站上的「實名認證」很可能只做半套。首先,消費者安先生發現,向蝦皮上的海外賣家購物,使用超商取貨,同一間門市收滿六次,就會被要求多付「可能稅額」,否則無法發貨;但免稅額度以姓名為準,結帳時卻只要「換間超商取貨」,在蝦皮就將六次額度歸零。
已在「EZ WAY易利委」上實名認證的多位消費者皆表示,在實名制上路後,包裹委任訊息顯示的「總申報價格」,仍大多與訂單不同。例如在蝦皮下單並付款三千元的訂單,「EZ WAY易利委」該筆委託單的「總申報價格」竟然只有十五元,從「必須課稅」變成「免稅額度」。由於海關看不到消費者買多少錢,只會算個人進口次數」,只要半年六次內都免稅。
「報關亂象」不但讓消費者覺得只是「做做樣子」,更有網友認為「不實名認證反而超額闖關機率大」,多數消費者則抱怨「兩千元門檻真的太低」,若要管理,應從海外批發、在台灣買賣的業者開始做起,不應該把海外網購當興趣的老百姓拖下水。
海外網購包裹實名制五月十六日正式上路後,只要在報關App「EZ WAY易利委」進行實名認證,每個進口包裹都會被「登記在案」,半年內超過六次、內容物價格兩千元以下的包裹就要被課稅。
不過,由於蝦皮購物尚未和關務署連線,實施一個多月來,網購族也曝光多種不同平台「鑽漏洞」亂象,更抱怨政府「不抓商人抓草民」。
財政部關務署指出,「EZ WAY易利委」下載量已破百萬,比正式實施前多了一倍。官員表示,淘寶已經和關務署後台連線,在淘寶發貨時就能連動查詢到收件人有無實名認證。反觀蝦皮購物目前雖已在網站上宣導「EZ WAY易利委」實名認證,並要求向海外賣家下單,必須先在蝦皮認證姓名與電話,但後台還沒有正式和關務署連線。
由於蝦皮購物沒有和關務署後台連線,網站上的「實名認證」很可能只做半套。首先,消費者安先生發現,向蝦皮上的海外賣家購物,使用超商取貨,同一間門市收滿六次,就會被要求多付「可能稅額」,否則無法發貨;但免稅額度以姓名為準,結帳時卻只要「換間超商取貨」,在蝦皮就將六次額度歸零。
已在「EZ WAY易利委」上實名認證的多位消費者皆表示,在實名制上路後,包裹委任訊息顯示的「總申報價格」,仍大多與訂單不同。例如在蝦皮下單並付款三千元的訂單,「EZ WAY易利委」該筆委託單的「總申報價格」竟然只有十五元,從「必須課稅」變成「免稅額度」。由於海關看不到消費者買多少錢,只會算個人進口次數」,只要半年六次內都免稅。
「報關亂象」不但讓消費者覺得只是「做做樣子」,更有網友認為「不實名認證反而超額闖關機率大」,多數消費者則抱怨「兩千元門檻真的太低」,若要管理,應從海外批發、在台灣買賣的業者開始做起,不應該把海外網購當興趣的老百姓拖下水。